你认为历史上最开挂的人是谁?

发布时间:
2024-06-15 10:30
阅读量:
21

“毛主席是一个极难对付的人物,恐吓、威胁对他没有用。”

这是毛泽东第二次出访苏联后,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对他的评价。

艾森豪威尔口中的这个极难对付的人,这个令当时西方世界无比头痛的人,这个令全世界资本家都无比胆寒的人,也是我心中对这个问题的唯一答案。

1957年,毛泽东受赫鲁晓夫邀请前往莫斯科,参加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大会。

在这次出访苏联期间,他同赫鲁晓夫进行过一场关于核战争的辩论。

针对赫鲁晓夫以及共产主义阵营其他领导人惊恐核战争爆发,诺亚方舟将彻底沉没的恐美情绪,毛泽东在大会上发表了一段震惊世界的讲话。

毛泽东发表完这段讲话后,会场内陷入了长久的寂静。

后来休息时,捷克斯洛伐克总书记拿着咖啡直哆嗦。赫鲁晓夫则吃惊地半张着嘴巴,不可思议,震惊莫名,觉得完全不能理解。

许多年后,他仍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引用了这段话,并认定毛泽东是“战争狂人”。

但远在千里之外的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却听懂了毛主席的战略意图,于是便有了上述的评价。

当时的他,叹息着说:“原子弹的最大威力是在发射架上,而不是飞出去之后。毛主席是一个极难对付的人物,恐吓、威胁对他没有用。”

为什么当时毛泽东的一番话,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实际上在1956年,毛泽东凭借无与伦比的大国战略家眼光,正确处理了苏联赫鲁晓夫关于全面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后,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便开始迅猛提升。

可以说,毛泽东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真正成为继列宁、斯大林之后的第三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

在此之后,东欧各国党内发生分歧,双方争执不下的时候,他们就会说,我们先把问题搁置,看看中国的毛泽东怎么讲。

甚至莫斯科大学哲学博士考试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先看过毛泽东的实践论,不然根本没有资格考试。

那么毛泽东是如何处理斯大林事件的呢?

二次访苏时他到底说了些什么?

他向世人展现出怎样举世瞩目的伟人风采?

1956年2月14日,苏联的赫鲁晓夫上台后召开党的二十次代表大会。

2月24日深夜,在大会的闭幕式上,赫鲁晓夫突然向大会的代表们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即所谓的《秘密报告》。

报告从根本上否定斯大林,要求肃清个人崇拜在苏联各个领域的流毒和影响。

由于事发突然,各国代表们刚开始根本没反应过来到底怎么回事,现场鸦雀无声。片刻之后,代表们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人鼓掌,有人反对,有人当场昏厥。

参加会议的波兰共产党总书记贝鲁特听完报告后,直接心脏病复发,死在了莫斯科。

苏共的二十大在苏联国内和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在这之前,列宁和斯大林是公认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旗帜,在共产国际阵营拥有无数的狂热支持者。

现在斯大林刚刚去世两年,赫鲁晓夫就直接否定了他的一切,到底是想干什么?

当时苏联国内、东欧国家的思想陷入极大的分歧和混乱当中,情况十分危急。

中国代表团在得到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副本后,迅速译成中文带回了北京,分别提交给了毛泽东以及中央政治局其他相关领导人。

3月17日,毛泽东和相关领导人开会讨论了秘密报告,并交换了看法。

毛泽东对赫鲁晓夫破除个人迷信,敢于揭盖子,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同时也对他如此草率,并且是如此不全面地谈论斯大林的功过问题,表示十分忧虑,并感到非常恼火。

他担心一旦消息泄漏就可能捅大娄子,给资产阶级提供攻击共产党人的严重口实。

毛泽东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几乎就在同一天,美国时间3月16日,《纽约时报》通过秘密渠道得到机密文件,同时迅速发出报道,披露了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做反斯大林秘密报告的消息。

消息披露后,整个共产主义阵营瞬间陷入极大的舆论压力之中,一时之间遭到西方媒体的大肆攻击。

然而赫鲁晓夫,面对如此被动的形势,却表示束手无策。

毛泽东得到新华社的通报后,迅速通知中央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商量研究对策。

会议最后得出结论,既然秘密报告泄露,势必出现严重的负面效应,中国必须准备公开表态,同时在舆论上进行力所能及的正确引导。

毛泽东认为,首先要从正面讲清楚,苏共二十大揭露斯大林所犯错误是共产党人勇于剖析自己、改正错误的表现。犯错误是难免的,不论斯大林犯过多么严重的错误,他也还是个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

此后《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我党的两篇文章《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对赫鲁晓夫的行为进行深入解释。

赫鲁晓夫看到我党发表的文章后,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他立马让《真理报》进行转载,并分别印刷了20万份和100万份在党内进行深入学习。

毫不夸张地说,当时就是毛主席在共产国际阵营中力挽狂澜,弥补了赫鲁晓夫犯下的严重错误。

在此以后,毛主席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迅速提升,真正成为了继列宁、斯大林之后的第三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

处理完这件事情后不久,当时的苏联大使尤金拜见了毛主席,特地询问他对赫鲁晓夫报告的看法。

毛主席和他聊了三个多小时的时间,深入剖析了斯大林在苏联犯下的错误。

此外,毛主席认为从1926年起,斯大林在中国革命的问题上也犯下不少错误,其中包括:1926年过高估计国民党;30年代不考虑中共意见,对王明偏听偏信,通过共产国际发出大量不正确的指示;1945年抗战结束时,坚持要中共同蒋介石罢战言和;直到中国革命胜利,仍怀疑中国要走南斯拉夫道路;访问莫斯科时,斯大林甚至拒绝与他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后来勉强同意签约,还不光彩地讨价还价,要了两块势力范围和四个合营公司等。

但是,在这次与尤金的谈话中,毛主席也没有忘记强调:“斯大林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是优秀忠诚的革命家。”

1957年,赫鲁晓夫邀请毛主席访问苏联,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大典,同时参加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大会。

赫鲁晓夫事先和毛主席沟通,希望毛主席凭借其威望,帮忙统一社会主义阵营的思想分歧,出于大局考虑,毛主席欣然应允。

与第一次访问受到斯大林冷遇不同,这次苏联给予了毛主席最高礼遇。

访苏期间,毛主席下榻于克里姆林宫中最尊贵的叶卡捷琳娜女皇寝宫,其他国家领导人则入住于列宁山。

各国领导人到齐后,赫鲁晓夫跟在毛主席身后,逢人便介绍这是中国的毛泽东同志。所到之处,毛主席尽显大国领导人风范,受到各国代表的敬仰。

代表大会开始前,毛主席说开会时还是坚持一个口号,叫做“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赫鲁晓夫不同意,提议说要用“以中国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毛主席表示反对,双方就这个问题争论很久,最后赫鲁晓夫看毛主席态度坚决,只好同意还是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毛主席之所以不同意,当然也有其战略考略。

当时的中国还很穷,毛主席的想法是先一心一意发展国内的经济。其次如果做出头鸟,就要硬抗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同时要对各国进行援助。

那时的中国没有这个实力,也不要这个虚名。毫无疑问,毛主席的决定是正确的。

此时,苏联虽然名义上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但国际社会都觉察到一个细微的变化:以前是苏联和社会主义其他国家,现在变成赫鲁晓夫、毛主席与社会主义其他国家。在共产主义阵营内部,中国似乎与苏联有分庭抗礼之势。

访苏期间,毛主席和赫鲁晓夫谈到会不会发生战争的问题。

毛主席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不敢发动世界大战,因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很强大。我们对战争的态度,第一是反对,第二是不怕。反对是没有问题的。不怕呢,因为你怕也没有用,你越怕危险就越大,你不怕不见得战争就打起来。与其天天提心吊胆,不如索性不怕。我们还是应该争取延长和平时期。但是,也要准备美国人发动战争,这个警惕性不能放松,不过我们的战略还是防御战略,不是进攻战略。

毛主席问赫鲁晓夫,你看是不是这样?

赫鲁晓夫说,是这样,赞成你的意见。

虽然赫鲁晓夫口头上表示同意毛主席的观点,实际上中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而且是根本路线上的分歧。

赫鲁晓夫认为,我们要和美国斗而不破,和他们搞和平竞赛就好。总有一天,社会主义会全面超越资本主义,我们就获得了胜利。

毛泽东主张,在斗争中求生存,不敢斗争就无法生存。

他认为,我们不应该向资本主义妥协,资产阶级充满软弱性和妥协性,虽然我们爱好和平,但妥协和退让绝对不会有真正的和平。

在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面对12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工人党以及60多个兄弟党的代表,毛主席发表了一次讲话。

在讲话中,他说:

“我们要争取十五年和平。到那个时候,我们就无敌于天下了,没有人敢同我们打了,世界也就可以得到持久和平了。现在还要估计一种情况,就是想发动战争的疯子,他们可能把原子弹、氢弹到处摔。他们摔,我们也摔,这就打得一塌糊涂,这就要损失人。问题要放在最坏的基点上来考虑。我们党的政治局开过几次会,讲过这个问题。现在要打,中国只有手榴弹,没有原子弹,但是苏联有。要设想一下,如果爆发战争要死多少人。全世界二十七亿人口,可能损失三分之一;再多一点,可能损失一半。不是我们要打,是他们要打,一打就要摔原子弹,氢弹。我和一位外国政治家辩论过这个问题。他认为如果打原子战争,人会死绝的。我说,极而言之,死掉一半人,还有一半人,帝国主义打平了,全世界社会主义化了,再过多少年,又会有二十七亿,一定还要多。我们中国还没有建设好,我们希望和平。但是如果帝国主义硬要打仗,我们也只好横下一条心,打了仗再建设。每天怕战争,战争来了你有什么办法呢?”

听完毛主席的讲话,全场雅雀无声,一片寂静。

当时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态度,就是极为害怕真的爆发核战争,所以他们没有支持毛主席的想法。

因为赫鲁晓夫的软弱和妥协,苏联选择了与美国军备竞赛的内耗方式,企图拖垮美国。

1958年中苏决裂前,赫鲁晓夫与美国签订了限制核武器的协议,然后在毛主席面前洋洋得意。

四年之后,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爆发,苏联颜面尽失,赫鲁晓夫直接下台。

历史证明,凡是向西方妥协的苏联领导人都误国,赫鲁晓夫被美国耍得团团转,戈尔巴乔夫导致苏联解体。

如果当时苏联选择更强硬的姿态,美国迫于压力可能会做出更大的妥协,世界历史或许会发生重大改变,国际共运的走向可能会完全不同。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的父辈祖辈付出血的代价,换取苏联援助我国的“156工程”。

短短几年之内,苏联累计派遣上万名专家到中国帮忙实际落实了其中150余项。

项目涵盖电力、钢铁、煤炭、制铝、机械、化学、造纸、有色冶金、炼油、重型机械、动力、化肥、火力发电、医药、军工等多个领域,帮助新中国建设起完备的基础工业体系。

新中国底子一穷二白,如果没有换取到苏联这些援助,无任何工业基础的我们很难实现从0到1的突破,我们的工业化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也无从谈起,可能现在比印度好不了多少吧。

特别是在毛主席访苏前的一个月,苏联甚至和中国签订《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承诺向中国提供制造核武器的技术和科研人员。

原子弹对中国的重要性毋庸赘述。

苏联的这些援助,绝大多数都是在赫鲁晓夫时期落实的,它与当时毛主席强大的影响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毛主席到底有多伟大呢?

他是一个中国人民见到他的形象便倍感亲切温暖的人;他是一个让中国人想到他便会焕发自信、自豪感的人。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

他死后除了3000册书和几百块钱稿费外,没有留下任何的遗产。其实他留下了许多遗产,这些遗产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血液中,留存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天佑中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