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眼中的汉字是怎样的?
在印度旅行时,我们去了一个很偏僻的海滨小镇,住宿是通过Airbnb预订的,房东大叔从来没有接触过中国人,从网上沟通开始就显得很激动,很期待我们的到来,而等我们抵达他的民宿时,看到房门口贴了一张A4纸,上面写着:
这两个字多少让我们有点意外和惊喜,让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感到很温暖,也说明大叔确实是挺上心的。
他说这是他从Google翻译上搜出来的中文,还问我们这么写对不对,我们说虽然有点怪怪的,但整体来说没问题,中国人肯定能看懂。
得到肯定回答后的大叔做了个松口气的动作,他说对中文一窍不通,写这个词对他来说跟画画一样,只能依葫芦画瓢一笔一笔临摹,模仿了好多遍才勉强写成这个样子,完了还生怕写错了。
后来某天,大叔像想起什么似的,从厨房拿出一包食品,长长的一包,看起来有点像我们的挂面,然后包装上写了两个字,大叔让我们认一认写的什么,因为卖这个食物的商家说他们是用的是中国的制作方式和配料,这是一种中式食品,所以品牌商标也是中文的。
我接过来一看,三分懵逼中夹杂着六分的欢乐,还有一分的无语……
当时忘了拍照,我暂且凭记忆手写一下这两个字,肯定不是当时看的原文,但就那么个意思:
其实跟我们看西夏文的感觉一样,笔画繁复,怎么看都像汉字,但它就不是汉字。
包装上那两个字也是这样,可能印度人认为,中文汉字,就是各种横竖撇折凑起来的吧。
我们告诉大叔,这两个根本就不是汉字,它就是按着你们对汉字的理解,胡乱杜撰出来的两个很像中国字的……图案……说白了,就是忽悠你们的。
大叔一边把“挂面”收起来一边忿忿地说:我这些年还真以为他们是中国品牌!
所以对完全没有中文基础的外国人来说,他们眼中的汉字,其实跟我们看他们的文字是一样的(当然是指非拉丁字母的语言),不知道结构,不知道比例,只有一个最基本的框架认知:汉字就是一堆横竖撇折组成的、方形的、图案。
你让我们看印地文,一样的,哪哪算一个词,哪哪断字,一脸懵逼:
最后上一张大叔的照片,友好和善的Rajeev,拉吉夫先生:
6月29日更
承蒙各位看官喜欢这则小小的旅行故事。
有人在问印度旅游放开了吗?其实这是发生在2015年的旅行,八年前我跟几位朋友在印度各地游历了将近两个月,像拉吉夫先生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一直以来都想把那段经历好好整理成文字,但因为自身的惰性,总是一拖再拖,到今天竟已过去八年了。
如今总算陆续把彼时游历的种种,记述了下来,就是下面链接里的这篇《五十天之天竺见闻》。
笔拙思钝,还请各位支持。
火山:五十天之天竺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