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比亚迪使用“迪链”支付货款的现象?

发布时间:
2025-02-09 08:00
阅读量:
4

最近和一位做汽车零部件的朋友喝酒,他红着眼睛拍桌子:“老子给某大厂供了三年货,现在全给‘X链’套成韭菜了!” 原来他们厂去年70%的订单来自某大厂,结果货款全变成了一串电子凭证——想提前拿钱?行啊,自己贴8%利息!不想贴?那就等着半年后兑付,期间发工资、买原料全得自己垫资。听完背后发凉,这哪是供应链创新,简直是新时代的“打白条”啊!

一、X链的魔力:大厂的现金流“永动机”

先科普下X链这玩意儿——你可以理解为某大厂自己印的“厂区粮票”。假设你是生产螺丝的小王:

- 以前:某大厂收你100万颗螺丝,三个月后打款100万现金;

- 现在:某大厂给你发100万X链,说是“电子凭证”,能当钱用。

但魔幻的来了:

1. 你想提前变现?行,找某大厂旗下的金融平台,贴8%利息(100万变92万);

2. 想用X链给自家供应商付款?不好意思,人家炼钢厂只认真金白银;

3. 等半年到期?这期间你得借钱发工资,光利息又搭进去5%。

结果:某大厂账上应付账款飙升到1487亿(白嫖供应商无息贷款),而小王们实际到手的钱可能只剩87万。有供应商算过账:用X链结算后,净利润直接从6%压到2%,“跟给某大厂打工有什么区别?”

二、真实案例:一家小微企业的“X链死亡倒计时”

朋友给我看了他客户的流水——某塑料配件厂老板老张的故事:

- 2021年:咬牙贷款200万升级生产线,专供某大厂某畅销车型的仪表盘外壳;

- 2022年:某大厂突然要求80%货款用X链结算,老张想着“大树底下好乘凉”就签了;

- 2023年:噩梦开始!

- 每月300万X链到账,但工厂每月固定支出就要250万(工资+原料);

- 贴息变现300万X链 → 立刻亏掉24万;

- 半年下来,光贴息就赔进去140多万,还不算银行贷款利息;

- 2024年:上个月终于撑不住,把生产线三折甩卖给了某大厂的二级供应商。

“现在明白为啥某大厂4S店越开越多了吧?”老张苦笑着:“他们建店的速度,就是我们这些供应商跳楼的速度啊!”

三、行业暗流:新能源狂欢下的“吸血游戏”

这套玩法最狠的是双重吸血:

1. 吸现金流:用X链拖长账期,相当于让10万家供应商无息众筹给某大厂造车;

2. 吸利润:供应商贴息的钱,转头变成X金融平台的收入,2023年这块“其他收入”暴涨了200%!

更绝的是数据控制——某线束厂老板透露,自从用了X链系统,某大厂采购经理谈判时直接甩出他的库存周转率:“李总,你这产能利用率才60%,我们完全可以把订单转给隔壁厂啊。”吓得他当场把报价砍了5%。

别忘了:

- 当所有供应商都被榨干时,谁给某大厂研发新技术?

- 当行业下行X链遭挤兑时,会不会引发供应链雪崩?

- 当“白条经济”成为行业潜规则,中国制造还剩多少真实竞争力?

说句大实话

某大厂的车越卖越火,股价越来越高,但翻开这份繁荣的底牌——是无数个小老板抵押房子换来的现金流,是打工人加班到凌晨赶出来的X链订单。

创新不该是强者的剥削工具。如果有一天,所有供应商的利润表都变成大厂的资产负债表,这样的“世界第一”,我们真的需要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