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国家愿意把开源技术白白让中国学习?

发布时间:
2025-02-02 00:20
阅读量:
3

在这里,又要讲一下乙肝疫苗的故事了。

1989年默沙东(美国新泽西州肯尼沃斯市的一家公司)以700万美元的价格向中国转让乙肝疫苗技术。

这是个真事。

以此为基础,很多殖人原地起跳螺旋庆祝,并以此为题写了八百篇文采飞扬的小作文来崇美贬中。

但“1989年默沙东以700万美元的价格向中国转让乙肝疫苗技术”只是真事的一部分,更多的内容,根本不见于通俗宣传当中。

1970年,英国人发现了乙肝疫苗的制取方式,然后乙肝全球大爆发。

中国也没幸免。

中国科学家陶其敏(女,真正的她力量,集美们大力宣传一下吧)于1975年研制出乙肝疫苗,技术处于实验室阶段,还没经过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

乙肝疫苗这种东西,必须用大猩猩做动物实验。

当时中国几乎找不到这种动物,欧美国家也禁止向中国出口大猩猩。

想到乙肝还在中国疯狂传播,每年带走27万国人的性命,陶其敏决定冒险拿自己做药物实验。

她让同事给自己注射了自己研发的乙肝疫苗。注射之后,一天量一次体温,一周抽一次血检验。

抽了三个月血之后,终于在陶其敏的血液中发现了乙肝抗体。

这一天是1975年7月1日。

实验室制出了乙肝疫苗虽然值得庆贺,但还有个问题是,如何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到了1976年,第一次乙肝疫苗工业化生产失败,掌握了乙肝疫苗工业化生产的国家纷纷来中国推销自己的疫苗。价钱么,一支顶普通人四个月的工资。

那时候中国多穷啊,没法大规模采购,只能自己默默的努力搞工业化。

无数人都在期盼国产乙肝疫苗问世。

这一等就等到了1988年,中国疫苗生产技术经过5次革新终于可以大规模生产并且在北京市的九个区县、江苏启东、广西南宁、湖南湘潭、四川成都等地进行了疫苗注射,抗体阳转率达到92.3%,已具备全国接种的条件。

然后,1989年就有大善人默沙东上门低价出售技术。

那么问题来了,世界上缺乏乙肝疫苗技术的国家那么多,为什么大善人默沙东不卖给他们反而却要卖给中国呢?为什么不在中国没有掌握乙肝疫苗工业化生产技术之前高价卖给中国,反而要在中国已掌握该技术之后低价卖给中国?

没有技术的国家他们可以卖产品;中国有技术但技术路线单一,所以他们就卖自己的技术丰富中国的技术路线;有技术也看不上他们技术的,那就是竞争对手。

这些交易你情我愿,其实并没有任何一方需要指责。

但是殖人挺有意思的,他们隐去部分事实,直接用不完整的垃圾信息掩盖整个互联网,宣称:中国能够治住乙肝,全靠美国企业捐赠技术。


实际真相呢……

其他方面不好说,但在疫苗这个方面,西方国家非但没有开源技术给中国学习,反而中国向西方国家开源了技术让他们学习。

还是乙肝疫苗,另外一个人,闻玉梅(女,真正的她力量,集美们大力宣传一下吧)。

闻玉梅和陶其敏差不多大(闻玉梅小三岁),但相较于陶其敏三十二岁就成为生化研究室主任的成绩,闻玉梅显得大器晚成。三十出头的闻玉梅,仅仅只在上海第一医学院内部受到重视,被当成重点培养目标。

其后的二十年,闻玉梅主要都是在学习,不是在国内学习就是在国外学习。

直到1986年才开始真正从事科研工作。

至此她便厚积薄发,研制出“乙肝治疗性疫苗”。

1995年以前,医学界普遍认为,疫苗只作预防疾病用。闻玉梅的发现,打破了这一认知。

她在柳叶刀上发表的论文,开启了疫苗新征程。

1999年美国研制了新的多肽治疗性疫苗,并以此为基础,开辟了很多疫苗新路线。

你们拿来嘲讽中国新冠疫苗的美国RNA疫苗,就属于新开辟的“基因工程蛋白疫苗”路线,是在闻玉梅论文的启发之下发展出来的。

美国没给闻玉梅一分版权费吧?


中国的开源就不是开源了?

只有你西方国家盛产源神是吧。


实际上现在的世界是,全世界对西方国家开源。全世界的研究发现,都会变成论文出现在西方国家的刊物上。他们靠着技术优势,往往能够比最初发现者更早取得成果。

我们假设,上世纪八十年代,布隆迪某个人走了狗屎运遇到天降系统,让他发现了常温超导材料。

然后他发了一篇Nature,获得了无与伦比的声望。

接下来呢?

当然是哈佛、麻省、耶鲁等等纷纷邀请他去演讲,出席各种学术活动。在这一系列事件中,西方国家会使尽一切手段让他变成西方人。

如果他坚持要为布隆迪的发展贡献全部力量,那么他就会和钱学森一样,被困在美国,有家不能回。

另外,美国有无数大学、公司会沿着他论文指出的方向进行研究,100%比布隆迪更早实现常温超导的量产。

科学发现申请不了专利。

只有技术才能申请专利。

他发现某某化合物具有常温超导特性,不能以此去申请专利。

但某某公司发明制取某某化合物的方法,却可以申请技术专利。

到最后,布隆迪某个人发现了超温超导,但他们想使用常温超导材料,还得给美国交专利费。


评论区有人提到了那时候中国产的疫苗有问题,污染严重。更有人进一步指出了“血源性疫苗”这个词。

对此,我的回复是,不知道这些人是真的半懂不懂,还是故意使用春秋笔法的?

血源性疫苗并不是疫苗的生产方式,而是一种应急方案。

这种应急方案的方式是,生产了一万支疫苗,注射给一万个人,这一万个人里边有九千五百人产生了抗原。

再从这九千五百人里边筛选出无传染疾病、身体健康适合献血并且有献血意愿的人群,采集他们的血液,从他们血液里边提取出抗原,再注射给没有注射疫苗的人。

使用这种方式,代表着疫情紧急,同时也代表着疫苗产能不足。

血源性疫苗确实有可能被其他传染疾病的病毒污染,概率不高,毕竟抽血之前都会检验。

但这跟工业生产的“灭活疫苗”没任何关系。

以此来论证中国疫苗有问题,怕不是得了失心疯。

1988年第一批国产疫苗问世之后,中华医学会鉴定过、世界卫生组织鉴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符合给人体使用的标准,中华医学会认为疫苗达到美国同类产品的水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