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二本已经很厉害了」,你认同这个说法吗?

发布时间:
2025-02-01 23:20
阅读量:
3

不认同的人跟着我去做一年义教就老实了。

不是去像云贵川、新西兰山区这样偏远落后的地方,也不是去贫困县村小,仅仅是去三四线城市(比如韶关、清远)的市区公立中学,接触一下当地的中学生和中学教师,很快就会觉得孩子们“能没去职高就已经很不错了”。

从全国范围来看,能考上本科?那已经相当厉害了。

我从高考完开始带学生,本科时带的学生都是一线城市出身,家长每个月起步砸一万多块钱在文化课上,尤其是那些外省来工作的家长,条件没那么好,留学、艺考负担不起,所以就在高考这条路上砸钱砸到六科辅导,孩子不开窍也没事,靠我补习硬灌知识,跌跌撞撞考个一本没问题,聪明且有志气的小孩高三后期冲985,不去学校备考,在家补习一个月上三万块钱的课,暑假也找我学雅思托福。

为什么补课呢?因为教学资源并不适用每一个学生,公立学校的大班课,有学生跟不上,也有学生吃不饱,所以要找老师量身定制课程方案,外界力量接近饱和的情况下,小孩的智商没那么重要,考一本绰绰有余。

但我做义教的时候,明显感觉到一种令人窒息的乏力感。

很多时候我不是去解决他们的知识体系问题,而是同时扮演了老师、心理咨询师、知心大姐姐甚至父母的角色,很多小孩很聪明,但是在没有引导的情况下,人越聪明就越容易迷茫,除非先天五感封闭,小孩往往是不可能和规则体系融合好的,心智发育较快的小孩早早意识到了生活的复杂性,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在影响他们的注意力,周围人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但很有可能是错的,不管怎么样,他感到不舒服,但是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舒服起来。

有些小孩到了初中阶段就开始不断思考,思考的压力太大了,就会心力交瘁。而学习这件事,就我多年保持学习的经验来说,一定得是在感到安全、舒展、有盼头儿的时候才能自主进行的,越放松就越学的进去,越确凿地知道未来怎么发展就越能专心致志地做好当下的事情。

但是中国家庭的普遍情况是怎么样,在座各位都心知肚明,我接触到的10后学生也有不少是父母的泄压阀。之前上课上着看到一个学习还不错的小孩走神,单独叫出来谈话时他流着眼泪问我他“是不是不孝”,了解下去,又是一个让我唏嘘不已的充满矛盾和愤怒的家庭。也有小孩本来学的好好儿的,突然有一天QQ空间定位在某个城市,一问就是不想学了,不想在家里了,要辍学打工。

我持续关注我的每一位学生的动态,大部分学生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业的,但每当一些明明可以很好的学生慢慢变得戾气重、厌学、甚至厌世,负气离家,早早进入社会做最辛苦的体力活儿,功亏一篑的感觉就会狠狠地打在我心脏上。

虽然说孩子不懂事,但是在外界环境扰动很大、负面消息层出不穷的情况下,让小孩具有极强大的鲁棒性,简直就是要求人类迅速进化到像哺乳动物幼崽那样生下来就可以直立行走。

我有时候觉得整个社会都在传导一种“人吃人”的价值观,50年走完别人200年的路,经济、法制的漏洞尚且不论,“唯精英论”、“社会达尔文主义论”这样劣质的零和博弈思想实在不应该出现在现代文明社会里,所以我很反感拿学历给人划分三六九等的人,尤其是拿着高学历的霸凌者,我觉得中国廉价的教育资源喂给这样的人,实在是辜负人民的期待,当然我也理解更大的社会背景就是这个样子,自上而下的权力结构形成了群众之间的踢猫效应,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就应该是来改变社会的,精英群体更应该明白转换个人价值立场的重要性。

去嘲讽别人的过失和错误非常容易,但是嘲讽没有任何意义,除了满足自己的一点优越感和虚荣心,还能带来什么好处呢?嘲讽别人的处境之前,先想想自己为别人做了什么,什么都没做的人没有资格把快感建立在别人的处境之上。

我不会嘲讽骆驼祥子,尽管祥子有目光狭隘的一面;但是我由衷地瞧不起嘲讽骆驼祥子的人,脆弱的自尊让他们自大且狂妄。

我瞧不起将自尊寄托于他人的人。我也不接受英雄史观。要么世上没有英雄,要么人人都是英雄。

我真的觉得,考上二本已经很厉害了,那些辍学打工好好生活的孩子也已经很厉害了,哪怕是躺在家里摆烂,只要没有把生活玩崩、没有把责任嫁祸于他人,没有违法犯罪,真的已经很厉害了。

哪怕只有一点点微小的幸福,也应该支持、鼓励身边人去争取、去享受。哪怕只有一点点苦难,也应该去安慰、去帮助身边人去克服,去渡过。

这并没有很难做到,只是转换一下个人价值立场而已。我觉得,文明社会,就应该是以这个样子去保底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