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青年科研人员的猝死?

发布时间:
2025-01-19 15:20
阅读量:
2

应该说,这是一个自古自来的现象,

上等人经常从事某种活动,接着这项活动就被赋予神秘重要的色彩,然后下等人蜂拥而入,这种活动就变得比较低贱了。

早期美国的程序员是精英、智慧和财富的象征,自从电脑业务外包给印度、菲律宾等南方国家,它就变成秃头、996,过劳死的代名词。

改开的时候,获得艾滋病被认为是有钱人,有文化人的象征,或者至少是生活在发达的沿海地区例证,但自从河南四川农民工大规模感染,艾滋病声誉就一落千丈,被认为是不可接触者。

外语也是一个例子,谁的外语最好,答案是码头妓女,她们因为接客缘故,经常操着一股流利的外语。但是自从外语和科举挂钩,流利的外语就被认为是成功人士的象征。

科研是高贵的事业,原因是以前搞科研的都是一群贵族老爷,普通人根本没钱也没有精力搞科研,一生都在为面包奔波劳碌,谁有这个闲工夫干这个。

自从公立大学教育推行,我们要明白以前大学是基督徒进修的地方和贵族子弟认识朋友的地方。

一般人都在各种行会学习手艺,性质类似于医学生规培,毕业给你发个单位规培证,证明你通过了单位规培,是一个合格的匠人了,比如没有通过面包行会规培的面包师,不允许制作面包售卖。

没人上大学,也上不起大学,当然也没有必要上大学。

大学教育,主要是公立大学教育,大规模推行,这是为了配合蒸汽机革命以来工业化发展,基督教基本上跟当代大学教育没有什么必然关系了。

但是,我们要明白,在公立大学教育的鼎盛时代,即二战以后,实际上大学教育已经远远和时代脱节了。

在工业最发达的德国,大龄单身博士像领救济金一样领科研补贴,他们终身不婚,表面是独立,潜在理由是没有女人愿意嫁给他们,这还是70-80年代的事情。

他们知道,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像他们前辈一样,博士毕业就可以获得大学教职或者去殖民地当总督顾问,无数女人打破头想要嫁给他们。

以前科学家只负责构思设计和制造模型,具体工作都是顾一些仆人或者是让自己的农奴干的,现在很多科研民工抱怨科研枯燥乏味和辛苦劳累,其实他们从事的工作就是这些。

虽然不知道是谁最先喊自己导师叫老板,但是老板确实比导师更准确,因为它反映了两个阶级的差异。

我们都知道乔布斯辍学打工的故事,马斯克公司遍布从中学学历到博士学历的员工,学历与社会地位脱轨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