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称全国至少 26 个高铁站建成后闲置,有哪些原因?该怎么处理?

发布时间:
2024-06-15 11:28
阅读量:
5

提供一个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

马啸老师的成名作《Localized Bargaining》是我2022年翻到的最有意思的一本书,时隔两年,我甚至还能想起我当年第一次读这本书的震撼。

这本书的导论部分就讲了盐城的地方政府为了修建高铁站,在与上级的讨价还价中花样百出,然后很快就交代了这样一个社会科学事实:在中国,高铁的修建并不是实用性主导,而是政治性主导——与传统的自上而下视角相比,这本书提供了另外一个自下而上的视角,将政策执行视作一种谈判资源,将争取政治高层的注意力视作地方官员的政治能力。

可能由于学科限制,我不是特别了解其中关于定量部分的验证,但是抛开那部分,这本书叙述了一个层层嵌套的故事,是我近几年读过最难忘怀的几本书之一,可以说是定量与定性研究做的最好的、理论与案例结合的最好的,兼具学术性和趣味性,个人性格突出的同时,学术观点也非常有力度——这本书的文献综述是我见过最规范的几本书之一,清晰、层次分明、简洁有力、目的感强、节奏明快。

我在完全不了解这个领域的情况下意外读了这本书,然后很快就进入了他的叙事结构。

我记得中间提到了一个落马的高层官员,他在被双规之前,最后一次去往了上海虹桥站,观看了这个被他争取到的政治资源——真的非常抓马,虽然马啸老师完全没有提政治人格,但是这就是案例研究的魅力——丰富的细节总是余韵悠长。

过于强势和功利的政治人格,让他在政治竞争中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政治家,然而,越界的行为一旦没有受到足够的惩罚,总会因为惯性失控,于是组织如何与人的互动,再次回到了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中心。

这本书整体上是非常宏阔的,但是马啸老师就像个镜头感超级强的导演,他总会忽然聚焦在某个非常细小的点上,给他漂亮的理论结构增添了丰富的血肉。

说真的……这本书充分展现了受到国外top级别教育体系的社科学者在社会科学上的优势,那就是微妙的“非正式感”,比如他在最后一个部分讲地方主义的兴起,说的是他去百度贴吧搜自己的家乡,说里面的吧友非常有家乡荣誉感。

同时,这本书也展现了作为国人才有的浪漫主义与人文情怀——他提到的那个“冲破大门”群体性事件,国外学者讲的是“威权主义制度下的社会抗争”,这不扯嘛,完全没有考虑到中西方文化差异,提查尔斯·蒂利就是完全没搞懂这个事情的发生过程,说到底,这是一种社会请愿,民众要求改的是政策,而不是制度。

就算是毛学峰这个亲眼见证过的外国研究者,在China’s Water Warriors里提到的瀑布沟案例,都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完全没搞清楚“维稳”是出于什么样的制度逻辑,提保守主义什么的,纯纯外行。

这本书真的很猛,而且非常罕见的是,语言流畅到让人羡慕到流口水,在纯粹的央地关系中,不是没有更好读的书,钟扬老师的Local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China的学术性明显更强,但是把材料用的出神入化、把博士论文写得如此松弛又迷人的,一时之间真想不起更好的。

不过这本书我也没带在身边,可能细节上有点出入,如今能想起来的好像只有这本书的理论框架(流泪

这本书被我选为2022年最爱的十本书之首,常常让我有种“我这辈子写不出这样的书,我的人生真的一点意义也没有”的颓废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