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神雕电视剧的黄蓉选角都不太漂亮呢?
影视剧,尤其是中国以前的影视剧,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唯恐喧宾夺主。这个概念基本已经刻在当时电视剧制作者的DNA里,或者已经成为了一种技巧,甚至不惜牺牲对剧本(或原著)的改动。
而且电视剧市场制作成本越低的地方,越容易有这个毛病。最代表性的就是TVB。TVB的刑侦剧有一个特点,就是你总能比较容易的猜出一堆嫌疑人里哪个是凶手。因为特约(跑龙套的)往往不是凶手,毕竟凶手需要大段的台词以及被戳穿后的案件回溯,TVB更倾向于用一些有点名气,或者正在推的小艺人去做,很少会出现「八个嫌疑人排在一起,有老绿叶,有黄金配角,有新生代小生」,结果发现人竟然是最不起眼也毫无知名度的阿伯杀的这种情况。
放到其他电视剧里,这个制作思路除了经济原因,也要考虑到观众预期的原因,就是做男女主的一定是公司力捧的对象,而做配角的,要么是过气老艺人,要么是高薪请来给新人抬轿子的(这种情况现在越来越多,因为电视剧成本也上去了,许多女二男二其实比主角的片酬要高,放在好莱坞电影就类似于出场表里加AND的程度),但无论是什么身份,他们的目的都是衬托主角,而不是还原原作故事。因为影视剧本身还是个商业行为,一切要以最大传播利益为先,一个武侠剧里,女主被女二比下去了,且女二还经常性的与男一号作对,这对于观众的审美认知偏离,是很严重的。大家都是视觉动物,金庸写在文字上的东西,读者只是理性接受,而画面是感性接收,跟黄蓉命运相近的还有慕容复,所有版本的慕容复里,只有石修、修庆算是妆造跟外形都比较正常的,但也没法还原到原著里慕容复的高颜值水平。其他的版本里,惠天赐的妆造很差,张国强则看来老的像是王语嫣表叔。原因也就是由于他是段誉的死对头,以至于哪怕找个帅哥来演,也一定要画一些暗沉的眼影,或者弄个不伦不类的帽子,来让观众有个先天印象,这逼精神不正常。这样好感度才会偏向于段誉一边。程灵素则是反例,原著里长的不漂亮,但电视剧基本都是大美女。因为她是正面人物,观众无法接受一个面黄肌瘦的丑女孩占据这个生态位。
在这一点上,神雕里的黄蓉已经稍好一些,因为她只是主角爱情路上的绊脚石,根本上还不是反面人物,不需要刻意的丑化,但又不能如实的写成少妇。所以选取黄蓉的角色,普遍不是找丑女,而是找比黄蓉真正年龄大不少的中年女演员去演,或者本来算是年轻,能演女青年的年纪,也硬要化妆成中年(比如76版的米雪,83版的欧阳佩珊)。
实际上神雕刚开场,黄蓉才二十六七岁,以现代人来看绝对是个很年轻的岁数,找个当红偶像女明星来演丝毫不嫌违和。
可是一旦这样安排了,杨过这时候还没长开,大部分的神雕影视剧为了刻画古墓里杨过跟小龙女学艺、长大的桥段,都会给成年杨过的扮演者安排在古墓阶段出场。而一个小孩去演,本身就没有偶像光环,还要加上杨过当时比较肮脏邋遢、不说人话的特点,面对的还是一个大众喜欢的小仙女。那杨过这个角色基本不会得到观众的任何同情,无论你认为杨过是好是坏,他都是神雕侠侣里的大男主,整个故事是以他的经历来展开。这样的情况下,观众从开头就厌恶杨过的行为,对于后续的观看代入共情都会大大减少,甚至平移到全真教时期,都不会为杨过的经历而同情,反而会觉得赵志敬欺负他,是恶人自有恶人磨。
毕竟一个熊孩子,只有他面对的是孔琳、魏秋桦、中年夏文汐这类妈妈类角色的时候,你才会心疼他被老阿姨猜忌。换成二十七岁的高圆圆或者刘亦菲演这个角色,杨过再跟黄蓉耍心眼闹别扭,你只能觉得这小子身在福中不知福,本来就不是人。
我是猴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