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是不是和史实出入很大?

发布时间:
2025-02-02 02:40
阅读量:
3

1、康熙五十三年康熙生日,皇八子送给康熙一只海东青,被人换成了死鹰,这个事八成是雍正干的。

2、现在看到的遗诏是后补的,康熙死的时候只有隆科多的满文口谕,汉族大臣不同意,雍正让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负责起草遗诏,隆科多负责满文部分的书写,翰林院负责汉语部分的书写,康熙死后一周,遗诏才写成,那么多人一起写,还把落款日期写错了。(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诸阿哥等奏:恭阅尚书隆科多撰书《遗诏》。奉旨:是。著交内务府、翰林院会同撰写。—《上谕档册》)。

3、雍正继位后十四皇子胤祯改名为允禵,康熙朝他俩名字同音。

4、雍正元年,雍正生母自杀。

5、皇八子因为发誓说一家俱死,雍正说你一家不还有我吗,皇八子被逮捕很快死了。

6、隆科多因为去皇宫翻看档案,被雍正皇帝关起来,先是用沙袋压,几天没死,然后赐隆科多自尽。

7、康熙死的当晚,雍正杀了康熙的贴身太监赵昌。

8、现存遗诏,北京第一档案馆,台北的那一份,满文部分所传者谁,关键部位全部破损遗失,两份都没有,这个也是个问题。

9、雍正快40岁了,康熙对他的评价:为人轻浮,喜怒不定,都没有从康熙的起居注里删掉,雍正还亲自去康熙那里让康熙删了,康熙口头答应,但事实是人家压根没删。

10、康熙死的当天,身边只有隆科多在,康熙自知不豫,让雍正去畅春园,他从天坛过去,居然走了十几个小时,中间派了三波太监去问安。

11、康熙死前的起居注被大量焚毁,改写,与雍正起居注大量矛盾之处。

12、溥仪,溥杰小时候在故宫里玩,在养心殿的佛堂里发现了一个有封条的盒子,里面有个黄纸红字的条子,满汉双语,传位于皇十四子胤祯,当时这个事还见报了,后来他俩都不承认有这个事情。

13、一个高热的病人,不让他退烧,还在屋里烧了大量的火炉,这种情况很快能让人进入中医里所说的热闭神昏,高热昏迷的状态。在端木蕻良的小说曹雪芹里,就有这些细节的描写,清末的好多满族老人也说了火炉子的事。

14、康熙最喜欢的孙子叫弘皙(废太子胤礽的儿子)和弘明(老十四胤禵的儿子),不是乾隆(弘历),康熙第一次见弘历的时候已经是61年的3月和5月之间,也就是说康熙还有大半年就去世了。相反,在儿子这一方面,胤禛是垫底的,康熙57年的时候胤禛没世子可封,就是因为和老三家弘晟、老五家弘昇一样大的前三个儿子弘晖、弘昐和弘昀都夭折了,加上小一点的弘时康熙根本就不喜欢,导致后期驱准保藏胤禛家没儿子可派。(康熙宝贝孙子弘皙和老三、老五、老七的儿子在驱准保藏期间都跟着老十四历练,当胤禵的小跟班)。(胤禛恨弘时很大一部分就是没给自己长脸,连内庭行走都没混上)。

15、胤禵是康熙死前几天召回来的,而不是康熙去世后、胤禛以“皇考大事为由”召回来的。(抚远大将军胤桢启程回京日期考)

16、康熙朝,皇子干得都是跑腿的活,哪像电视剧演的那样“到处办差,刀里来、火里去”,没有那么高大上。除了废太子监国、胤禵主持西北一切军政要务以外。还看得过眼的差事也就属老三胤祉、老八胤禩夜审索额图了。所以胤禛根本没有像电视剧里那样挑过大梁,哪怕一次也没有(历史上,真正清查吏治的皇子是老十四胤禵,在处理西征事务的期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