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2024年出生人口为954万?

发布时间:
2025-01-19 04:40
阅读量:
0

虽然之前已经对生育会回升有大概判断,但954万的数据拿出来,一算生育率依然只有1.08,其实还是处于极低生育区间。

这个数据不仅与先前媒体持续鼓吹了一年多的“龙宝宝效应”明显不符也证伪了“出生人口减少都是因为疫情影响”的常见看法(不少观点认为2023年上半年刚康复还不适合备孕),仅仅是相对符合2023年结婚对数明显有回暖的情况

以上三点结合,可以说不仅是对大众关于出生人口大致印象的一次较大的打击,也是对中国已经进入极低生育情况的再次证实,会形成更加一致的悲观预期。

对于目前的极低生育状态的具体成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首要的一定是要对极低生育这个基本事实的存在性建立共识,而不是在它发生了四年之后还是变相地不承认、或者找各式各样的理由(如出生漏报、疫情影响等)搪塞试图蒙混过关。实际上,在不承认与蒙混过关的同时,自2020年到2023年,中国的生育率也分别只有1.30、1.16、1.06、1.02,到2024年的1.08,就是已经连续五年处于极低生育水平。

应当说,2023年结婚对数回暖其实并不是非常自然的“疫情后的堆积反弹”。其次,一年来媒体多次鼓吹的“龙宝宝效应”其实本就不存在,更像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最后,我们需要认识到,出生人口的变动的最大原因,就是人口的周期性,目前从适龄人口数量变化方面来看还没有到有可能出现“反弹”的时候。并且在此基础上,大众也确实要认识到中国的生育水平千真万确已经进入极低水平,也要认识到其他现象都有一定的内生性因素,切勿凡事都要推给“疫情影响”。

对2023年结婚对数“回暖”的再剖析

首先是众所周知2023年结婚对数比2022年有明显增长,也是“十年来的首次回升”,但实际上存在三个问题:高度受到“寡妇年”影响、结婚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和初婚人数增长乏力。

首先是受寡妇年影响,这一点可以从分季度的结婚对数数据上看出来。2023年全年结婚对数相对2022年的增量是84.5万对,而单是第四季度就贡献了60.2万对增量,达到全年增量的近四分之三——这是非常突兀的,根本不能用“疫情后婚姻登记意愿积压释放”来解释,因为在时间上有问题。除了尽量规避“寡妇年”影响以外,没有其他合理的解释。因此,本质上这部分结婚数据增量只是从2025年提前到了2024年,但生育显然没有表现出相称的提前效应。

其次是结婚人口年龄结构老化。2023年的768万对结婚登记,相比2021年764.3万对结婚登记略微增长3.7万对。但从年龄结构看,2023年结婚登记中20-29岁年龄组共有795.8万人,30-39岁区间共有471.8万人,分别比2021年时多3.6万人和33.4万人(最终2023年结婚登记数只是比2021年略高,是因为40岁以上年龄组登记数量下降近30万人),这就意味着结婚人口年龄结构在整体老化,这也必然意味着平均初婚年龄提升。我们知道,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对生育来说,只要平均初婚年龄提升,对最终的生育结果都是起到负面影响的。

实际上,如果再细分一下,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是在总体数量变动不大的20-29岁年龄组内部,也是20-24岁年龄组减少、25-29岁年龄组增加这样的此消彼长。

再者,即使受到了“寡妇年”的影响,2023年初婚人数相比2021年的增长也很小。2023年的初婚人数是1193.98万,只比2021年初婚人数1157.8万提升3.1%。也正是因为结婚数高度受到了“寡妇年”的影响,本质上是把2025年的一部分结婚数前移,生育则不会完全表现出相应的提前效应。

综上所述,虽然2023年的初婚人数略高于2021年,但2024年的出生人口954万却没能超过2022年的956万,同样是反映了生育意愿和行为都在继续下滑的事实,也是对“疫情后生育反弹”和“龙年生育偏好”的证伪。

从目前已知的2024年结婚对数情况看,已经公布数据的前三季度,每一个季度都创下了新低记录。因此2024年全年的结婚对数毫无疑问会再创新低,可能只有610万对左右,明显低于前低2022年的683.3万对。即使考虑合并一部分提前到2023年的结婚登记,数据也是下滑趋势。按现在的情况,除非相关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我们现在就可以判断,2025年的出生人口不会超过900万。

中国出生人口可能出现阶段性回暖的时间段还没到

其实,结婚对数、结婚人口年龄结构和初婚对数这些数据,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二手数据”,是被动形成的,高度受到总体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所以,分析出生人口走势,可以直接参考适龄人口或适龄女性数据的变动趋势。

从不同年龄组口径的适龄女性的变动趋势,我们可以发现,最近几年适龄女性数量依然处于下降趋势,但在2035年-2040年期间有一次回升,这就意味着在此期间无论是结婚对数还是出生人口数据,并非会单调线性递减,而是大概率都会有一个阶段性的触底-回升过程(过程后再次进入下降),但对于这种阶段性的过程,我们必须要保持足够的谨慎。

另外,从图片中代表一孩数量的线段的斜率最大、明显大于适龄人口下降的斜率这一情况,我们也可以再次认识到,中国在近年确实已经逐步进入了极低生育状态,这是毫无疑问的。并且,一孩线段下降斜率最大的阶段在2020年之前,若不是因为二孩梯次放开对冲了一孩的快速下降,中国进入低生育的事实会比2018-2019年更早亮明,所谓的“因为疫情才出现生育下降”论根本站不住脚

这幅图片其实在一年前就有,现在还在继续用,是因为2023年902万出生人口的分孩次数据没有如往年那样进一步公开,导致图片无法更新。

出生人口阶段性回暖并非一定会出现,出现也不意味着有实际意义

前几天韩国的2024年出生人口数据率先“开奖”,韩国出生人口出现了9年以来首次回升,但这只是一种阶段性的回升,并且现在我们就可以确定它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因为出现这种回升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所谓生育补贴,而是同样由人口变动的周期性导致,韩国目前正值1995年前后这一轮“回声潮”人口处于适龄的阶段(韩国平均初育年龄在33岁以上)。

由于韩国目前50岁以下的人口,即韩国目前有生育能力或者未来将有生育能力的人口,在整体上已经呈现一个明显的倒金字塔,这就注定这种阶段性的回升其实并没有实际意义,无法改善韩国的人口年龄结构。

这是因为,同一年份出生的人口,其子女一代的出生年份既会表现得相对集中,又会逐渐离散,导致人口的“回声潮”的“回声潮”将会越来越不明显,这一代人在人口年龄金字塔上的凹凸不平,在下一代时的形状将变得更为平滑。因此,对韩国来说,其实可以确定其出生人口已经不可能出现有效的反弹,而是长期实质保持下降态势。类似2024年这种短暂、微弱的出生人口回升,并没有实际意义。

按韩国统计部门的预测,我们也可以看到,虽然韩国目前的人口金字塔还称得上是有一些抑扬顿挫的倒三角,但其未来的人口金字塔将进一步呈现为更加平滑的倒三角。

可以看到,韩国现阶段的人口金字塔依然带有抑扬顿挫的特征

日本更早面临低生育问题,因此日本的出生人口长期实质下降、人口年龄金字塔变得越来越平滑的特征更为典型。

日本的出生人口完全失去了“回声潮”,已经实质连续下降52年

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的出生人口经历了一次高峰,实际上就是日本在二战战败后那次婴儿潮的一次“回声潮”,在分年龄数据图上也非常显眼。然而这次“回声潮”之后,日本便再无“回声潮”可言,整体的出生人口实际上是从1972年以来持续下降,期间偶有微弱的反弹(如1995年),但根本起不到作用。一是起不到改善人口年龄结构的作用,二是连70年代“回声潮”都不再有“回声潮”了,这样短期、微弱的反弹,更不会有任何形成“回声”的机会。

韩国这次所谓的出生人口回升,就是一次让我们能够跟踪观察“回声潮”逐渐消失的机会。目前韩国方面的社科院研究人员认为韩国这一轮出生人口“回暖”的趋势大概只能维持两年左右,之后就是新一轮的下降。

未来中国大概率会有“回声潮”引发的出生人口阶段性回暖,但也是最后一次

中国人口金字塔的抑扬顿挫感更强烈

我们对比来看,中国的人口年龄金字塔显得更为抑扬顿挫,在目前有生育能力、和未来将有生育能力的35岁以下人口中,有两个明显的低谷和一个高峰,按时间顺序分别是:

  • 90年代后期的低生育(上一次低谷的回声与一胎化计生叠加)形成的低谷一
  • 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回声潮”叠加了10年代前后二孩逐步放开(双独-单独-全面)形成的一个相对高峰
  • 叠加了90年代后期低谷阶段出生人口进入育龄且生育水平大幅度降低的形成的低谷二

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客观来看明显是要比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的出生人口高峰更加抑扬顿挫、更难以只过一代人的时间就变得平滑。因此,中国的这次相对高峰,不太可能像日本那样完全失去“回声潮”,有希望在2035年-2040年期间呈现回升。但我们也要从日本的情形认识到“回声潮”很可能出现大幅削弱的情况,并且也要做好这将是中国最后一次出生人口“回声潮”的准备。

“龙宝宝效应”为何没有起效?

2024年的出生人口情况,没有体现先前媒体鼓吹了一年有余的所谓的“龙宝宝效应”。实际上,不需要获知2024年出生人口情况,我们就知道“龙年生育偏好”本就是伪命题。

我们之前已经根据过往几次农历龙年的出生人口情况分析过,在中国根本就不存在明显的“龙宝宝效应”。在之前的四个龙年(1976、1988、2000和2012)中,只有2012年出生人口是当年及前后各两年、总共5年中最多的,并且这疑似是高度受到了2011年底的第一次一胎化计生的松绑的影响,另外几个龙年分别排到五年之中的第2、3、4位。

所以,从数据看,中国根本就没有所谓“龙年生育偏好”,就没有过这样的传统,又何来“起效”?

并且,在有(过)生肖讲究的大中华区的其他地区,生肖对出生人口的影响实际上也已经明显减弱了。比如,台湾省就有所谓“龙虎年”的说法,即虎年少生、龙年多生,在上一次(2010年与2012年)这一情况还比较明显,但在2022年与2024年就表现得非常平淡,从2022年到2024年的出生人口逐渐递减,“龙虎年”的效应消失了。

台湾省上一次“龙虎年”的出生人口增多效应

日本也有“火马年”生孩子特别是生女孩不好的说法,导致1966年出生人口在人口金字塔上形成明显的缺口。

下一个“火马年”是2026年,这同样是我们观察这一“日本特色”是否还能有效存续的一个较好的机会。同时我们也可以结合这张1995年时的日本人口金字塔进行思考——从这张图上,日本战后的两次出生人口高峰都非常明显,还具备引起新的“回声潮”的条件,当时恐怕谁也不会认为日本在此之后就再无出生人口“回声潮”——但事实就这么发生了。

一些想法

其实,关于人口变动及其影响因素是个非常复杂深奥的话题。虽然我们能够通过既有人口数据推断大概变动趋势(例如出生人口大概什么年份会倾向于增长或下滑),但具体的细节目前没有办法准确预测,许多专业的研究也是从事后的视角进行回溯分析、寻找原因。更不用说,许多相关数据获取难度较大,甚至不对外公布。所以,关于人口和出生人口也没有什么像样的科普,也很难要求舆论能够有耐心、有时间进行相对深入的讨论,而只是停留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线性推算上。

可能就是因为这些原因,关于出生人口很容易形成所谓“单纯唱衰”的观点,所以主流媒体才努力予以“对冲”,用简单逻辑回应简单逻辑,比如硬要说有“龙宝宝偏好”,比如在2024年二三季度结婚对数大幅下滑时重新强调2023年结婚对数“回暖”的往事,又如去挖掘因妇产科分娩逐渐集中到三级甲等的妇产医院所导致的“部分医院分娩量大涨”的消息。但是,这些消息又很容易被新的数据“证伪”,从客观上来说,反而等于是加强了先前的“单纯唱衰”的观点,加强了不信任感,其实不利于引导舆论理性分析与讨论。更好的方法,可能还是要加强数据发布、加强对数据的实实在在的解读,摒弃“对冲”思维,避免用简单逻辑回应简单逻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