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雄狮少年》引起的网络骂战?

发布时间:
2024-12-29 16:56
阅读量:
48

我没观看这部电影,但是我被知友发的图片惊呆了:

因为,这张图片里,很明显有【正常人】与【先天愚型面容者】这两个群体。

用绿色箭头指出的5个人有着酷似先天愚型患者的面容,而其他人是正常的。

知友说“在电影里,外国人都是正常的,中国人全是唐氏儿”,我没看过这电影,我想问问,是不是我指出的5个人都是中国人,我没有指出的都不是中国人?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按21-三体唐氏综合征的特有面容来设计中国人的形象。而这刚好就是两百多年来某些外国人专门用来污蔑并挪代中国人形象的标志性(iconic)形象。21-三体综合征(病因命名)即唐氏综合征(描述者命名,来自英国医生John Langdon Down),也叫先天愚型(不严谨的临床表现命名),甚至曾经叫蒙古人种样痴呆(种族歧视主义命名,中国人占蒙古人种的主体地位)。

我没看过电影,描述下我对海报上的4个人的观感。上面只有左2是唐氏面容。左1像美洲原住民,但是皮肤偏黑,又有多见于黑人妇女的玉米垄发型;左二是东亚人种,但是唐氏面容与坚毅的眼神及眉梢、发达的肌肉、健美的身材极不匹配;左三是白种人,长脸窄颏似阿拉伯人,还有点中亚人的眼神;左4像菲律宾人,颇似张了勾鼻的拳击手帕奎奥。不知电影有无这方面介绍,与我的描述出入有多大。

评论区有位朋友@啾咪猪 说这些图在电影里都没有出现过,说我是恶意截图的黑子。我只是简单浏览后,贴了随处可见的网图,如果这些图片是寻衅滋事之人恶意制作的,我很抱歉成为他们的帮凶。但是我在其他地方都没看到有人质疑这些图片的真实性。

虽然《雄狮少年》眼神坚毅,也没有歪斜的口鼻,但是这些形象仍然酷似唐氏儿模式图↑。典型的唐氏综合征患者,眼裂小、眼距宽、眼睛上斜,面部扁平、鼻梁低平、个子矮小,都是两百年前西方某些种族主义者强加于中国人的刻板印象。

由于长期的极寒环境生存史,所谓的蒙古人种为了减小热量散失,确实总体上眼裂略小些,5%的人具有的内眦赘皮也形成了眼上斜的效果,面部较扁平,鼻梁较低平。而恶毒者将这些完全正常的特征夸张好几倍,再通过小说、图画、影视等各种文艺作品四处宣传中国人全是这幅怪模样。身材矮小只是西方生活条件变好而中国变差的暂时现象。至于宽眼距,完全是子虚乌有。

他们多种多样的宣传概括起来就是:

“你们中国人就该长这样!”

“你们中国人就只配长这样!”


百年不休的丑化,使得中国人的唐氏面容成为世界上前互联网时代的共识。甚至直到今日,许多国家的儿童,都认为中国人是唐氏面容,并觉得这是很值得取笑的事。尽管他们会在成长中明白中国人并不长这样,但是童年的印象已根深蒂固,以至于很多中国人都提到,与外国人发生矛盾,他们不占理而恼羞成怒时就容易祭出童年的唐氏拉眼+唐氏咒骂。

这样的唐氏羞辱发生太多次,早已从白人社区传至黑人群体,以至于在六十年前的欧美社会就已经被公认为属于最具冒犯性的(one of the most offensive)种族歧视举动。

即便同为“蒙古人种”,以此歧视中国人的也不在少数。我十多年前在菲律宾人云集的评论区里频繁看到一个段子,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的都市传说。大意是,中国人非常渴望与菲律宾人结婚,“so they can get their slanted/squinting eyes fixed”。

至于塑造、模仿这种形象的中国人,是给洋大人里应外合地作证,是为了争抢跪舔欧美文艺圈资格而交投名状:

“喳,奴才这就给各位洋大人表演一个,我们中国人是长这样的!”

然后对同胞鄙夷:

“我可不是什么平头百姓,我可是有主子的!”

再来看看现实中的唐氏综合征患者。

幼年唐氏综合征患者↑

《雄狮少年》的造型设计者真的是抓住了唐氏综合征的诸多传神特征。

郑重声明,我对唐氏综合征患者没有任何的歧视。网上有很多《雄狮少年》的支持者以此攻击。分不清歧视患者与用患者形象挪代、侮辱正常人,绝对是故意的恶。另外有很多《雄狮少年》支持者说这是歧视丑人。制片方说这是特地依照广东采风的形象设计,所以这是说广东人都这么丑?还有支持者说中国人都长这样。这是利用画面再怎么具有冲击感也无法像文字或数字那样直白表达观点的缺陷,是很流氓的行为。

成年唐氏综合征患者↓

颌面外科美学上讲究“三庭五眼”,其中的“五眼”,就包括左右两眼内眦之间的距离约等于一只眼的眼裂长度(眼裂长度内眦点到为外眦点的直线距离,一般在27mm左右),不严格地说就是两眼之间的鼻根处相当于一眼宽。这不仅仅是美学规律,也是颌面解剖学规律,你去大街上看看,99.3%的人都符合这个规律(眼距为80-120%眼宽的范围),这个范围内不会令人感到丝毫怪异。

正常成年人,男性眶间距平均为28mm,女性眶间距平均为25mm。雄狮少年里的形象,眼距达到约200%眼宽,大约60mm的眶间距,这比唐氏综合征患者平均的160%左右眼宽(43mm眶间距)还要夸张。引起超宽眼距的疾病主要就是唐氏综合征,可见造型设计者贯彻这一理念态度之坚决、之狠。其他造成眼距宽的疾病,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其它多种染色体异常等临床表现也和唐氏综合征一样包括眼距宽、眼裂小、常张口流涎、伸舌样痴呆。聪明与否在一定角度可以看出来,唐氏综合征以及诸多引起眼距增宽的疾病的患者看上去傻,实际也傻。在临床上,眼距宽是与智力低下高度相关的性状;在生活中,也形成了人们以貌取猜智的本能。

连很多灵长目动物也大致符合“三庭五眼”里的“五眼”↑。识别文艺作品里的唐氏面容很简单,就是那种扑面而来的强烈不适感。

有人说,这是参考了雄狮的形象。雄狮确实有2倍眼宽的眼距。我不知道电影里有没有舞狮的剧情,但是没必要舞狮子就长成狮子脸,舞龙就长出鳞片吧。而且民间舞的狮子也有个卡通式的大萌眼。

狮子作为大型猫科动物,眼距比家猫宽反映了一个生物学规律:总体上同科的动物体型越大,眼睛与体型的比例越小。这属于正常现象。对于动物来说,接收到足够的光,就能呈现出足够分辨率的图像,小型动物的眼睛体积受到了体型限制,仍处于不够用的状态;大型动物不受此限制,眼睛达到了够用的大小,就没必要随着体型再等比例增大了。

比如高度依赖视力的蜻蜓就恨不得将眼睛铺满整个脑袋。而大眼鱼龙、大王鱿都按身体比例具备了比篮球还大的眼球,这是因为它们猎食的深海缺少光照,它们比篮球还大的眼球在深海里接收到的光还不如阳光下的哈士奇乒乓球大的眼球接收到的光多。

大型猫科动物也有先天愚型,这是17-三体综合征的老虎,其眼距增宽,上颌骨、鼻骨以及鼻腔软组织发育不良,张口流涎,对比上面威风凛凛的狮子,这老虎看上去就不大聪明的样子。老虎与狮子的颅骨非常接近,先天愚型的狮子大概也是这个画风,感觉气质上更像雄狮少年了呢。

家猫与人一样都是一倍眼距,再加上酷似大眼婴儿的面容,令人心生怜爱。家猫罹患17-三体综合征也是一副痴呆的样子,口鼻处结构也是发育不良。

有个猜想认为,正是眼距较小,更似人,让属于食肉目的猫与狗成为了最普遍的宠物;眼距较宽的有蹄类,就算吃成本低的草,也难以获得铲屎官的青睐。我个人觉得牛羊鹿猪马也挺可爱的,但比起猫或狗确有一种陌生感,有点像面对一条鲤鱼。

由于最近7500万年的演化,猫科动物的17-三体综合征与人的21-三体综合征并不能很好地对应。而我们同科的亲戚只积累了数百万年的演化差异,同样也有21-三体综合征。

上图中每一组染色体从左至右分别是人、黑猩猩、大猩猩、红毛猩猩。

正常的雄性红毛猩猩↓

正常的雌性红毛猩猩↓

21-三体综合征的红毛猩猩,发际线高也属该病的表现↓

灵长目与食肉目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眼睛从面颅两侧迁移至面颅正前方,以便于日后对距离的感知,这对灵长目的树间跳跃以及食肉目锁定猎物至关重要。这是一个发育学中非常基础(fundamental)且非常复杂的过程,如果连这一步都完成不好,则预示着“上层建筑”如智力的发育、肢体的协调性、运动的设计与编程都很可能有严重缺陷。而染色体增多这类异常,就是fundamental的层面出现的问题。眼睛位置的迁移障碍是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信号通路转导、细胞生理学这些更加fundamental层面的诸多“微妙”缺陷的宏观体现。眼距宽只是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性状,21-三体还伴随着肌肉张力低下、上颈椎不稳、扁平肌和步态异常、骨密度降低,有时还包括广泛性韧带松弛、骨盆解剖的结构异常,如髋臼外展和前倾角减少、心血管疾病增加,如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或晕厥、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容易反复感染等一系列不如眼距宽那么直观瞩目的缺陷。对于这种全身系统性疾病来说,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很可能意味着还关上了许多扇窗。

这也是诸多种染色体增多(如8、11、13三体)都大概率导致智力缺陷的原因。这还是人体细胞中染色体增多占比较少的情况,很多种染色体增多疾病其细胞占比较高时将在胚胎发育的某个阶段自发性流产。21-三体综合征面容相对来说还是诸多三体中比较可接受的了。我在遗传学课件上看到的诸多其它三体综合征,真的令人san值狂掉,遵从习惯,不适宜医学圈外流传的图我就不放了。

此外,21 号染色体上的 DYRK1A、SIM2、DSCAM、KCNJ6、OLIG1、OLIG2、SYNJ1 等基因涉及神经细胞的发育和功能。过量表达 DYRK1A 可引起神经细胞发育抑制和过早分化。过量表达 DYRK1A 与 DSCR1 可抑制 NFAT 转录因子家族的核转位,导致 NFAT 的靶基因激活不正常,造成神经和心脏缺陷。这是21-三体综合征造成智力缺陷的特异性原因。

我提到“微妙”这个词,因为21-三体综合征,总归是多了一条染色体,导致转录、表达水平的紊乱。如果不“微妙”,比如少一条常染色体,那将是必死无疑。少一条性染色体才可能不致命,因为女性天然随机失活一条X染色体,而男性只是相当于比女性多了一条不参与持家(house-keeping)的Y染色体,这使得缺少一条X染色体或Y染色体的不利影响缓和了很多。相比之下,近三万个基因中缺失了其中一个,结果大多是致命的,严重程度不等,从青春期死亡,到胚胎致死,到受精卵无法分裂。这提示我们,自然流产往往是避免了更坏的事发生。

眼距偏窄一般不伴随智力缺陷,看上去也没有痴呆的感觉,比如荣寿固伦公主。我生活中遇到的窄眼距者都来自东北,不知大家有没有同感?

这些天总是刷到各官媒、各大V对《雄狮少年》的夸赞。如此明显的画面侮辱,只要没有直白的文字证据,就可以装傻充愣、视而不见?

昨天,成飞与沈飞的第六代亮相,宇树发布了乱石间如履平地的机器狗,令世人眼前一亮。未来中国若能形成的产业优势、科技优势、合理的分配制度,使得国人过上中上游发达国家生活水平,这些打压中国人自信心的某些外国人、这些里应外合的小丑都将成为螳臂当车的笑话。未来取决于我们能不能解决好一系列内部问题。


评论区里有人@龙大驴 用这张外国人漫画形象的图来证明,眼距大不是歧视↓

这张图丝毫没有引起我的不适感。我一直用几倍眼宽作为眼距的单位。正常人大约是一倍眼距,上图也符合。如果用长度衡量,上图的眼距确实明显偏大,大约是正常人的1.5倍,约45mm,但是上图中脸的宽高比大约也是正常人的1.5倍,属于现实中见不到的超宽面型,眼裂长度大约是正常人的1.5倍,眼裂高度大约是正常人的1.8倍。如果将眼距定为30mm,肯定非常怪异。眼镜猴就是这个样子,人若长这样是要吓死谁…

我能理解这种为了有个楚楚动人的大眼而按比例调整的建模手段,这也是非常普遍的处理方式。《雄狮少年》里是个长脸,眼睛比正常人小一圈,眼裂的长度和高度大约都是现实中人的0.8倍,眼距却超过60mm,@龙大驴,你看着舒服?



想必大家也很不解,除了某些外国人和独毒分子,总有中国人执着地冒出来,什么坚果模特,什么名校美院,什么卡诺里内涵,什么毒教材,什么慈禧包包…热衷于表演唐氏面容的层出不穷,还生怕别人看不出来,要把辱华全套重复好几遍。妖魔鬼怪怎么就这么多。

只好见一个打一个了。

这位网友,你很适合蛆眼蜉视的鲨䀣审美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