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弘羊之问真的无解吗?
我们为什么要保住这个帝国?
你告诉我帝国的远转需要高昂的成本,那我首先会考虑的是帝国的存在能否能带来足够的利益,以此判断我们还要不要保住这个帝国。而不是想当然地认为,我们一定要支付这样的成本。
就像你听到一个东西很贵,那你肯定会掂量着买它值不值,而不是上来就琢磨着怎么凑钱。不然你迟早会被骗、被坑。
对皇帝来说,帝国当然能给他带来充足的利益,没有帝国他也谈不上皇帝;但对劳苦大众来说,帝国一定能带来充足的利益吗?或许能,也或许不能。这无法一概而论。
现实是,如果中央能把持住大部的财源,却不受民主和法律的监督,那它就能轻松地实施镇压和集权,并推行起日益残酷的剥削。那么以劳苦大众的立场看,造反就根本不算坏事;但站以皇帝的立场看,造反始终是万万不得。于此,桑弘羊自然就胜了一合。
桑弘羊胜就胜在什么地方?他的立论是说给皇帝听的。对皇帝来说,能保住这个帝国的就是好主意,不能保住这个帝国的就是坏主意。至于这个帝国该不该保住,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桑弘羊根本不用关心。因此,如果你认定“帝国的延续永远正确”,那桑弘羊总是对的,他不可能输:别说与民争利,就是杀得十室九空、百不遗一,又有什么是做不了的?
现实是,帝国的财政能力会随着财政的充裕而迅速堕落。这里的财政能力包括了征税的能力、审计的能力,还包括着提效的能力、省钱的能力。这不难理解:富一代或许懂得节省,富二代往往就只学会了挥霍,因为他没有动力去学会节省,他的钱很可能多得花不完。
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帝国最后都会缺钱:帝国只能掏出一千万的时候,一千万不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等到帝国能掏出一个亿的时候,不到九千万就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人都是会松懈的,帝国也是:一分的征税就能征到十分的钱,那偷税漏税我也就懒得打击了;一分的工作就能有十分的预算,那铺张浪费我也就无甚所谓了;普天下的百姓任我欺负,无力造反,那是非公道我也就不愿意主持了。
彼时的帝国自然会变得臃肿、懈怠、怨声四起,乃至变得冗费、低效而人心尽失。彼时的帝国依然会缺钱,而且是更危险的缺钱:如果帝国当初没有穷竭所有的税源,那它现在尚可以选择开源;如果它早就穷竭了所有的税源,那它还能上哪捞钱呢?它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
很多帝国的财政崩溃就始于这样的过程:他们的财政能力随着帝国的繁荣和财政的充裕而迅速退化,却很难在财政匮乏时及时恢复。尽管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天灾、战祸、小冰期的理由来解释帝国的贫困,但本质上通常都是帝国财政能力的退化:它会逐渐退化只能维持日常开支的水平,而不再有应对风险的冗余。那么一旦爆发危机,帝国的弊态就会充分显露。后人往往会把帝国的无能推卸为意外的危机,然后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