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部分不推荐学医?

发布时间:
2024-06-15 23:21
阅读量:
17

现在的内卷不是无限延续的,10后的生育大断崖就摆在那里,预计大约10年后生育断崖世代开始走入就业市场,再用十年时间触底到负增长世代。生育大断崖到来之时,就是现在无限内卷的学历失去价值的时候。你不在断崖来临之前八年润走赶紧占据编制/岗位,有野心的话得占据分配性岗位,继续沉湎于医学圈一二线大三甲的无限内卷和画饼,等内卷结束之后抬头会发现,就业市场要的是年轻劳动力了。而且这个过程是在很长的时间内逐渐发生的,不只是高考生,近几年入学的都赶得上。

你本硕博规专培再做三年科研,贴着35岁的边才能入职,就是个被榨出一身疾病的残渣。虽然敲病历拉勾炉火纯青、还发了不少文章,但是投入在临床“看病”能力上的培养时间其实相当少。

现在拿时间堆科研、堆年限的“卷王”优先入职,更多是作为挂在前面的胡萝卜,让后来者安心贡献劳动力。但当竞争标准变成了工作生产力本身,30+旧版本玩家的就业竞争力,会被各种为了缓解劳动力紧张的超短学制二十五六岁年轻人按在地上摩擦。

现在进入一个需要八年甚至更长时间毕业的行业,就业阶段虽然不至于和生育断崖高峰期直接碰上,但是容错率相当低,学历福利也吃不了几年,性价比并不高。

而且除非不论长辈再善意或是恶意,他们都不会告诉你,也拒绝承认一个事实:不同年龄段的时间价值天差地别。

20-30岁的时间的价值远高于40-50岁,而同样的经济收入,在20-30岁所能带来的生活质量提升也远高于40-50岁。

50岁甚至40岁之后,由于脑的器质性萎缩和衰退,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对情绪的感知力都会出现严重的衰退。这种脑的衰退,是任何先进的“不封建”的思想都无法改变的,其背后的机制是大脑本身的萎缩和新突触形成的减少。40多岁给你钱给你时间,去恋爱去住酒店坐飞机旅行,你的脑也没有能力去体会20多岁穷的叮当响扎帐篷流浪的快乐了。

在这种前提下,所谓的“越老越吃香”本身就是一种很流氓的说法。

长辈热衷于孩子选择越老越吃香的职业,一方面是为了自己70岁以后的失能赡养期能正好赶上子女的收入高峰期,另一方面,让子女牺牲自己的高价值时间在漫长的学习中,换取中老年的“吃香”,遵循这种逻辑行事,本身也能证明长辈们那伴随着萎缩固化的大脑、皱缩的皮肤、半软不硬的XX的中老年时光,还有不低于年轻人的存在价值。

年轻人真信了会很悲剧的。

对于学生本身来说,除非家庭愿意无条件的在求学期给予极大的经济支持,否则学医都是舍本逐末。注意这个经济支持不是所谓“生活费”,而是能保证居住质量、生活质量、自由支配的经济能力,不低于同年龄同教育背景工作的25-30岁青年人的平均水平。个人估算,每月综合生活费能到8000左右,并且能一直从18岁给到26岁的,来学医比较合适。

婚育也是一样的道理。

中老年人喜欢说不生孩子老了会很凄凉,来建议年轻人婚育。但这其实是中老年视角下 ,不得不相信70+的失能赡养期的价值,和自己已经失去的30+时代相似。事实上,对还有权利自主选择自己30+怎么度过的年轻人来说,牺牲失能赡养期的生活质量,来换取30+人生精华时间的自由和宽裕,是非常有性价比的选择。

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90%),不要轻易的将自己年轻时候的时间投入任何事情上,而且医学界由于公立医院系统的白嫖,已经普遍开始利用超长培养年限进行“徭役”,仗着车上的人们的高沉没成本,利用本科-硕士-博士-规培-专培-科研-申基金无限推迟授薪时间,除非专硕/学硕规培下车去地方/私立做正经临床型大夫,否则绝大多数想生活小康不为生计发愁已经要40+,后面还可能继续延长。

若果做不到每月综合生活费不低于8000,连给8年起步、给14年没有太大压力的话,现在来学医和慢性自戕没有两样,马上出门左转宇宙机,千万不要犹豫。

以上是人生规划层面对学医的劝退,经济层面在下面贴了。

医生的真实收入到底如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