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政府机构名称以及官职名称很难理解?

发布时间:
2024-05-14 07:07
阅读量:
15

大概是因为你文言文有些差……


“鸿胪寺”出自汉朝九卿之一的大鸿胪,“鸿胪”的意思简单粗暴来讲就是传话

汉改为鸿胪:鸿,声也;胪,传也。所以传声赞导,故曰鸿胪。

大鸿胪源自周朝的大行人(故而汉景帝时期曾改名为“大行令”,被汉武帝改回),和秦朝九卿之一的典客。

大行人负责礼待重要宾客、典客负责礼待诸侯和归顺蛮夷(也就是一部分重要宾客;顺便说一句,“归顺蛮夷”不一定真归顺的)。

《周官》大行人掌大宾客之礼;秦官有典客,掌诸侯及归义蛮夷。
中六年,改大鸿胪为大行令。

大鸿胪负责礼待诸侯王等重要宾客(汉武帝将大鸿胪的属官改名叫大行令,负责礼待重要程度低一些的列侯等重要宾客)。

汉成帝时期把负责礼待归顺蛮夷的“典属国”一职又给合并进去了。

景帝二年令:诸侯王薨,列侯初封及之国,大鸿胪奏谥、诔、策。
秦时又有典属国官,掌蛮夷降者。汉因之,成帝河平元年省之,并大鸿胪。

到了东汉加了一个“卿”字,传承到南梁“减”了一个大字,成了“鸿胪卿”。

北魏原本改回了大鸿胪,但传承到北齐又给改成了“鸿胪寺卿”。

鸿胪简单粗暴的讲就是大鸿胪办公的地方,在此代指鸿胪寺卿、鸿胪寺少卿及其属官组成的整个部门。

而北周则整出来了“蕃部中大夫”和“宾部中大夫”,负责相关事务。

“传承”到隋朝(隋朝在这方面更多的传承了北齐)复设鸿胪寺,但又一度把鸿胪寺合并入太常寺(源自汉朝九卿之一的太常),不过最终还是恢复了鸿胪寺。

传承到唐朝,曾改名为“司文”和“司宾”,但最终又都改回来了;传承到宋朝就没有卿了,设有“鸿胪寺判寺事”一人,简单粗暴的讲就是负责管鸿胪寺的,最终并入礼部

到了唐宋也就没什么诸侯的事了,主要是负责礼待归顺蛮夷。

明朝恢复了鸿胪寺,负责礼待朝觐的地方官员、归顺蛮夷(诸蕃入贡),以及朝会礼仪、册封典礼、祭祀仪式等等(凡国家大典礼、郊庙、祭祀、朝会、宴飨、经筵、册封、进历、进春、传制、奏捷,各供其事),确实不能只从字面意思理解。

传承到清朝,礼待朝觐的地方官员的事务被交给礼部宾客司部衙门、礼待归顺蛮夷的事务则是理藩院等部门,鸿胪寺反而只负责朝会礼仪等事务了......


“大理寺”出自先秦的大理,应该说这个词最初的意思就是最高司法官,大理国的那个“大理”要晚很多,但是今人所言的大理往往是后者。

今大理者,亦舜摄帝位,皋繇作士,正五刑,周秋官之任。

秦汉改名为“廷尉”,在汉景帝时期和汉哀帝时期两次改回为大理,但最终还是改叫廷尉了。

秦为廷尉,汉因之。掌刑辟,凡狱必质之朝廷,与众共之之义也,兵狱同制,故曰廷尉。
景帝中元六年更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复为廷尉,哀帝元寿初年复为大理。

和大鸿胪一样,到了东汉加了一个卿字,且又改回过一次大理;此后南梁也改回过一次,直到北齐才算是改成功了。

北周整出来一个“刑部中大夫”,和鸿胪寺一样,隋朝选择传承北齐的大理寺,唐朝曾改名为“详刑”和“司刑”;宋朝虽然没有把大理寺给并入刑部,但也是折腾来折腾去的。

元朝不但废掉了大理寺,而且一度把北庭都护府改成了大理寺(这确实没法字面理解)......

明朝恢复了大理寺,不过最晚从唐朝开始,大理寺的最高审判机关的职权就逐渐被刑部取代了,正所谓“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御史)纠察,大理寺驳正”,改为审判后进行复核,清朝传承之。


“门下省”源自汉朝的侍中,“门下”是对侍中的一种称呼,所以门下省也常被称呼为“侍中寺”(又被名为或称为东台、鸾台、黄门省等等)。

《晋志》曰:给事黄门侍郎,与侍中俱管门下众事。

先秦有一个跟在君主身边的职官“常伯”,秦朝的“侍中”是丞相的属官,而汉朝的侍中则是可以跟在君主身边的一种“加官”(加上这个官职,你就可以跟在君主身边了),所以侍中又被称为常伯。

侍中者,周公戒成王《立政》之篇所云常伯任以为左右,即其任也。
秦为侍中,本丞相史也,使五人往来殿内东厢奏事,故谓之侍中。
汉侍中为加官:凡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为加官。所加或列侯、将军、卿大夫、将、都尉、尚书、太医、太官令至郎中,多至数十人。

侍中逐渐演变为给皇帝提建议的职事官,权力越来越大,北周整成了“御伯中大夫”,后又改名为“纳言”;而隋朝、唐朝也曾把侍中改名为“纳言”,还改叫过“侍内”、“黄门监”等。

最终,侍中成了一种职事官宰相(与之相对的是加一个头衔的“使职宰相”,例如秘书监魏徵加“参预朝政”的头衔成了事实上的宰相),故而唐朝曾该名为“左相”,是侍中寺也就是门下省的长官。

之后侍中又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加衔,加上这个头衔让你显得尊贵一点,但这不意味着你就是事实上的宰相;到了元朝变成了临时的礼仪官,明清就没再设了。


“中书省”源自汉朝的中书谒者,“中书”本是中书谒者的简写,“中书令”也本是“中书谒者令”的简写。

中书谒者是汉武帝找来一些宦官给自己当秘书

其所置中书之名,因汉武帝游宴后庭,始以宦者典事尚书,谓之中书谒者。

和侍中一样,这些皇帝的秘书权力越来越大,例如在汉元帝时期出了“权倾内外”的中书令石显;汉成帝时期改用士人担任中书和中书令,改名为尚书和尚书令。

元帝时,令弘恭、仆射石显秉势用事,权倾内外。
成帝建始四年,改中书谒者令曰中谒者令,更以士人为之,皆属少府。

尚书又被称为“内史”,这和侍中被称为常伯是一个套路。

至东汉,尚书令已经成了事实上的宰相,三公等名义上的宰相要加一个“录尚书事”的头衔才能算事实上的宰相,尚书令和尚书办公的场所被名为或称为尚书台、中台、尚书省、尚书寺、内台等。

为了分权,曹魏的魏武帝设置了秘书令,而魏文帝改为中书令并且设置了中书监,又被名为或称为中书省、西台、内史省、凤阁、紫微省等。

魏武帝为魏王,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又其任也。文帝黄初初,改为中书令,又置监。

“复兴”的中书省压倒了尚书省,在唐朝与门下省、尚书省组成了“三省”,三省长官是唐朝的职事官宰相、与使职宰相们一起在“政事堂”议事,后来政事堂又被改名为“中书门下”。

“同中书门下三品”这一头衔出现于唐太宗时期,到了唐高宗时期,除非你是中书令或正一品的三公或三师,否则即便是职事官宰相也得加上这一头衔才能算事实上的宰相。

之后宋朝虽然设置了三省,但是实权却在中书门下也就是政事堂,加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就是宰相,该头衔出现于唐高宗时期,是一种使职宰相。

宋朝的宰相一般有两位,首相加“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次相加“集贤殿大学士”,有三位那就是“监修国史”为次相;“参知政事”为副宰相,无常员。

之后宋神宗恢复了职事官宰相制,不设三省长官,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和“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宰相,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为副宰相。

然后宋徽宗一度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太宰”和“少宰”;宋高宗则给尚书左右仆射加回了“同平章事”的头衔,副宰相则改回“参知政事”;宋孝宗废三省,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

到了元朝,三省合为中书省(曾三次恢复尚书省,但很快又撤销了),设左右丞相,又搞过五丞相、中书和尚书丞相各两位、只任命右丞相等等。

到了明朝,明太祖吸取元朝相权太强的教训,废中书省和丞相且不设置替代机关,但很快新一代皇帝秘书也就是内阁大学士就出现了;到了清朝,在内阁之上又出现了军机处(像极了中书省压倒尚书省)......


“弘文馆”原名“修文馆”,又曾改名为“昭文馆”,是唐朝设在门下省的一处图书馆,设有学士等,北宋的宰相加“昭文官大学士”头衔的就是首相;此外还有类似的“集贤院”或者说“集贤殿”。

唐武德初置修文馆,后改名弘文馆。神龙初,改为昭文,二年又却为修文,寻又为昭文。开元七年,又诏弘文焉。仪凤中,以馆中多图籍,未详正,委学士校理。自垂拱以来,多大臣兼领。

“翰林院”是唐朝的翰林学士等待皇帝召见的别院,又被称为“学士院”。

而翰林院者,待诏之所也。唐制,乘舆所在,必有文辞、经学之士,下至卜、医、技术之流,皆直于别院,以备宴见。
元宗初置翰林待诏,以张说、陆坚、张九龄等为之,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既而又以中书务剧,文书多壅滞,乃选文学之士,号“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开元二十六年,又改翰林供奉为学士,别置学士院,专掌内命。

这些学术学校机关会给皇帝充当顾问,故而也分享了皇帝的权力。


“少卿”源自九卿、“太傅”和“太保”源自“三公”。

先说三公,古人云“天子无爵,三公无官”,其地位是很超然的。

周朝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又名“三师”。

又以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三孤加上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就是周朝的“九卿”了。

周之九卿,即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

“师”的意思就是老师,太师是天子的老师;“傅”的意思是辅佐,太傅辅佐天子执政;“保”的意思是保持,太保让天子保持德义。

师,天子所师法;傅,傅相天子;保,保安天子于德义者。

加了“少”字的三孤则是负责辅佐三师的(同理,少卿是负责辅佐卿的),地位低于公但是高于卿。

言卑于公,尊于卿,特置此三人。

秦朝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可能都是秦国的发明创造,地位不再超然,是权能较为明确的职事官,分别负责行政、军事和监察。

汉初继承秦制,但是宣称继承周命,故而以太傅、太尉为公,丞相也被视为公。

(需要注意的是,秦始皇拜吕不韦为相邦、汉太祖拜萧何等为相国,相邦/相国是尊于丞相的,且秦汉都设过左右丞相,秦二世还设过中丞相)

之后又加了太师、太保和大司徒、大司空,成了“七公”......

其中“大司徒”和“大司空”是由周朝九卿中的司徒和司空晋升而来:

秦朝因为设了丞相所以不设司徒,直到汉哀帝时期罢丞相、设大司徒,东汉去掉了“大”字,恢复为司徒。

秦朝因为设了御史大夫所以不设司空,直到汉成帝时期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之后又有所反复,到了东汉也是恢复为司空。

项羽曾设大司马,汉武帝罢太尉、复设大司马(准确来说是把大将军升为“大司马大将军”,到了汉成帝时期又减去了大将军),算是晋升周朝九卿中的司马为公,东汉改大司马为太尉(并复设大将军)。

东汉以太傅为“上公”,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曹魏恢复或者说增加了太保,西晋恢复或者说增加太师了并且改名为太宰、算是晋升周朝九卿中的家宰为公,并且又增加了大司马。

再加上被视为公的大将军(源自战国,原本在公之下、加上大司马也就是等同于公,到了东汉和帝时期位列三公之上、仅次于太傅),西晋初曾有:

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八公同朝”(三师两大三公);到了南梁又增加了丞相,变成“九公”了。

(周朝九卿里,只剩宗伯、司寇没有晋升过公了,不过它俩在北周变成了“六官”中的“春官大宗伯卿”和“秋官大司寇卿”)

大司马自隋而无、大将军贬值严重,故而隋唐两宋是三师三公。

元朝复以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之后又搞了大司徒、司徒、太尉什么的,乱得很。

明朝以三师为三公,下设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又设有太子三师和太子三孤,不设太尉(准确来说是和侍中一样变成了临时的礼仪官)、司徒、司空、丞相,清朝继承之。


再说九卿,汉朝九卿中只有太常和,继承自周朝九卿。

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谓之九寺大卿。

太常继承自周朝的宗伯,管得比较杂(主要是负责宗庙礼仪的礼官,故而在宋朝合并了宗正,此外还管过太医、太乐啥的),秦朝改名为“奉常”(故而之后也多次被改为奉常,也被唐朝改为“司礼”、元朝改为“太常礼仪院”过)。

“太常”的寓意是希望“国家盛太常存”,此外也有画着日月的君主旌旗之意。

光禄勋继承自秦朝的郎中令,负责带领“卫郎”和“卫兵”保卫宫廷。

卫郎源自周朝宫伯统领的“贵游子弟”,简单粗暴的讲就是贵族子弟给君主当侍卫,“光禄勋”的意思就是显耀爵位功勋。

卫兵则源自周朝宫正统领的宫徒役事,简单粗暴的讲就是宫廷奴仆,这下马穆鲁克和耶尼切里了......

不过之后这个部门从曹魏开始不再保卫宫廷,从北齐开始转而负责酿酒、做饭啥的了......(唐朝曾改名为“司膳”,至宋朝并入礼部,元朝恢复、明清继承)

卫尉继承自秦朝,负责统领南军、守卫宫城,南军、北军是西汉的两大常备军,也是两大禁军。

南军包括“郎卫”,郎卫包括光禄勋的卫郎和卫兵(不归卫尉管),以及“期门”(选自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郡能骑射的良家子,汉平帝时期改名为“虎贲”)和“羽林”(收养“从军死事者”的子孙进行军事教育,故而又名“羽林孤儿”)。

此外的南军和北军以服役士民为主,北军又设有八校尉(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和城门校尉,负责守卫京城。

和光禄勋一样,卫尉从曹魏开始不再守卫宫城,因为曹魏的禁军制度是设中领军和中护军统领“中军五营(武卫、中领、中护、中坚、中垒)”,只负责管武器库什么的,到了宋朝并入兵部。

太仆继承自周朝的“太仆下大夫”,负责车马,意思是给天子驾车养马的仆人。

这个部门变动不大,直到宋朝整了群牧司、骐骥院诸坊监啥的,太仆寺就只负责天子以及后妃的车马了,之后又被并入兵部,元朝恢复太仆寺负责车马、明清继承之。

廷尉和大鸿胪已经说过了。

宗正源自周朝的“小宗伯”,主要负责皇帝的宗族事务,曾被改名为宗伯、“司宗”、“司属”等

这个部门的变动倒是不少,但多是被合并到太常或是归太常管;毕竟太常源自周朝的宗伯,主管的宗庙礼仪和宗族事务这一块很接近。

在宋朝并入太常寺,元朝设有大宗正府和札鲁忽赤断事官,除了宗族事务,还负责涉及蒙古人、色目人的案件等;明朝设宗人府,清朝继承之。

大司农源自周朝的“太府下大夫”和秦朝的“理粟内史”,负责粮储、水利、盐铁、屯田、园林等事务,主管国家财政。

曾改名为“大谷令”、“司农”、“大农”、“司稼”、“农政院”等,从东汉开始逐渐被尚书夺占职权,在宋朝并入户部,元朝曾设大司农司。

少府也源自周朝的太府下大夫,主管宫廷财政,还负责天子的衣服什么的。

曾改为“太府”、“中库”、“内府”和“外府”、“司府”等,部门变动很大,但主要是看天子想把什么收入往自己的小金库里揽。

至宋朝并入户部,当然宋元明清的天子依然有自己的小金库,例如宋朝的“封桩库”和“內藏库”、明朝的“内承运库”、清朝的“东华门内库”等等。


未完待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