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记得东北大下岗,而不记得的上海90年代纺织品行业女工大下岗?

发布时间:
2024-06-21 16:42
阅读量:
6

九三年,杨浦区有一对夫妻双下岗,手里只剩下几十块钱的时候,还不懂事的小小女儿哭着要吃肉。母亲把所有的钱买了肉,做了一锅红烧肉,拌了老鼠药,给女儿吃了。女儿死了以后,夫妻一起上吊了。这一家绝户之后,上海出台了夫妻双方只能下岗一个的铁政策。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上海人头上,也是一座可以压死人的大山。

90年代的后期,我在新西兰,同住的一个房客有一个同学也想租过来,经常来找他,想和房东搞好关系。房东了解了一下,发现他(当时17岁)的爸爸是东北某国营厂的一把手,妈妈是东北某国营公司的董事长兼一把手。他小小年纪不肯读书,整天只想混进赌场里去玩,奈何新西兰赌场的门卫一眼就能看出他未成年,试了五六次都没混进去。他就改玩女朋友,有一次花九千新元(约人民币4万5)买了一辆基本全新的二手车,撞到树上,因为没有驾照,逃了,车也不要了。你想,你细想,九十年代末,四万五,说丢就丢。

我的房东评论说,他的日子过得有多爽,东北的工人就有多痛苦。当时全国的国企都有问题(不然干吗需要改革?),但是东北是重灾区,那些国企干部太能往自己家里搬钱了,工人也是靠厂吃厂,巨变来的时候,那么多的工厂说跨就垮,太惨了。很多撑过来的家庭是丈夫用自行车驮着妻子出去卖。也有很多自杀的。

听说曲婉婷的时候,我就想到了新西兰的那个东北小伙子。一个曲婉婷不可怕,可怕的是当时东北出了太多的曲婉婷母亲式的贪官了。

看过东北和上海大下岗以后,才真的明白,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个招呼都不打。三观都刷新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