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房价下跌会遵循日本模型还是美国模型?

发布时间:
2024-06-20 04:28
阅读量:
34

高盛预测的是27年见底,不过是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参考依据的。

美国政府处理次贷危机跟我们目前的做法还是有很大区别。

美国当局确是很想接杠杆,但是美国的制度决定了它在执行方面有很大的阻力。不过后来还是接过了企业的杠杆,并且帮助居民温和去杠杆(提高居民福利,降息等)。

日本泡沫破裂之前,已经有多次收入倍增计划,居民的抗压能力比我们现在强,但是日本高层为当时的很多僵尸企业注入了资金,相关产业没有紧迫到必须打折促销的程度,所以跌了十多年。

我们现在是个什么状况呢?

目前出的政策全都是供给侧的让步,极限挖掘居民潜力,酝酿更大的危机,这一切皆是为了消除银行的坏账风险,看起来是等美联储降息,那在这个过程中完全可以继续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但关于这方面的操作在去年一月份有一次之后便绝迹了。

在帮助居民去杠杆的路上,我国是反着走的。

债务危机是从恒大爆雷就已经开始了的,已经走过两年,现在连限价都还没解除,更别说底部了,真还远着呢。

预计还要4年-6年才能见底,前提是政府不转变思路下。

————————————————

既然有人看我就再说两句

我们大概率是硬着陆

原因很简单,政府是想在美联储降息和国内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大幅度降低之后再放开限价,或者出台暴击楼市的政策(满足财政需要),就是拖,不放开限价就是要拖,然后在供给侧继续降低门槛,为啥?因为银行的违约风险来自开发商—有限责任制,开发商债务违约才是让银行瑟瑟发抖的主要因素,根本不怕购房者违约,因为房子拍卖了剩下的钱还得继续还(居民无限责任)。所以企业开发商能够把房子卖出去,还了银行的债,就能大幅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让百姓苦一苦没什么)。目前降首付降利率、国企收购不良资产,都是出于这个目的,已购房者不会以为政府是为了帮你解套而降低市场供给量吧…

问题就是这些供给侧的改革能不能见效,什么时候见效,效果几何呢?没人知道,但可以猜测一下。

我国居民杠杆率目前是64%左右,这是金融系统的数据。金融系统是死的,人是活的,民间有大量信用不良群体没法在银行借钱,那找谁借?称兄道弟的朋友,血浓于水的亲戚,海誓山盟的网络情人等等。这些都是不计入金融系统而实打实的债务,借出去钱的人也会失去购房能力,这意味着有效需求消失或者说社会真实杠杆率绝对不止64%!

而想稳住楼市,一定需要巨量资金涌入对吧?

杠杆率反映的是居民剩余借贷能力和负债率,好比你月入1万,每个月要还5000元房贷,剩下五千用于生活,这个时候,你去银行贷款,银行根据你的负债率和剩余还款能力,还会借你钱吗?信用货币时代,你借了还不起,就没有了信用空间,就借不出钱,那这就不是有效需求,就像我想买下腾讯一样,我有需求,但没钱,这个就是无效需求,没有意义。

说回正题

国家想降低门槛来吸收民间剩余需求,来给开发商去库存,最后实现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软着陆,能实现吗?

不能!异想天开!痴人说梦!

想寅吃卯粮来解决寅吃卯粮导致的问题,只会导致寅卯一起饿死。

不仅还会迎来资产进一步暴跌,很多银行、金融机构、各种私募债等庞氏结构的体系全都会炸,他们不炸不行,接连爆雷,就像过年放鞭炮一样,放完了鞭炮,新的一年就开始了。

———————————————

第三次补充。

评论区有朋友说实在不行就拉通胀,就这个问题补充一下

通货膨胀的定义:流通中的钱变多了

所以通胀有需求上拉型、成本推动型、还有极致的恶性通胀。

需求上拉型就比如我们从2011开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引领了经济增长,提供了成千上万的就业岗位,生产力的提升,居民收入普遍上涨,人们对未来的形式充满希望,敢于消费,敢于负债,热钱就多起来了。

成本推动型就是我们日常中的必需品的原料价格上涨,也叫生活资料上涨,如水电煤气,油盐酱醋,通信资费,出行成本等,生活质量没有提高,却需要付出更多的钱,这会让居民减少非必需品的开支,结果可能会加剧退缩。

恶性通胀可以参考一战后德国魏玛政府的操作,这离我们很远,只说一句,这种通胀直接损害政府信用,也就是所谓的内债不是债的终极表现,债都不是债了,钱还是钱吗?

也就是说,只有需求上拉型的通胀才是好的通胀,才是我们想要的——经济高增长的通胀表现。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拉不起来呢?

难道我们这一代人早早的就看破一切,无欲无求?

当然不是!

前面说了,科技引领了经济增长,这个意思就是居民因为某项科技的发展而获利,是以提高收入为主要表现,现在大家觉得收入高了还是低了?有钱才敢去消费,没钱怎么敢风花雪月?大家又不是许老板…

问题又来了!为啥收入低了?

二十多年的房地产开发,由于收益预期稳定,加上丈母娘的那把青天火,让所有人都有了一个认知,买房一定赚!

钱都去了房地产,买完房就要开始还房贷,原本可以拿去吃喝玩乐的钱都要还房贷了,实体行业就不行了

可实体行业贡献了最多的就业岗位,实体行业赚不到钱,企业就要裁员,裁员导致收入进一步下降…如此恶性循环。

有因必有果,庞氏结构的维持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涌入,大家都没钱了,这个游戏自然就玩不下去了,现在这副样子也是历史的必然。是债就要还。

———————————————

评论区有个争议是说美联储降息问题。

事实上,我们自己的问题比外在问题要严重得多。

我提到的美联储降息是指美联储不降息,我们就没有降息的空间。

新兴国家的利率,为了的汇率稳定一般要比发达国家更高的利率。你货币购买力没人家的强,利息还比人家低,人家不跑在这里替你撑贸易合作伙伴的脸面吗?

另外再说个题外话。现在很多中介拿美联储降息说事,就好像美联储降息了房价就要涨回去。

首先,美联储今年会不会降息都是个问题,有些人说今年要降息三次、四次……欧洲都降息了,美国也快了……美国的通胀问题在于疫情期间的无锚印钞,放水达20万亿之多,现在才抽走3-4万亿,这抽水效率就不行,也因为它是一边放水一边抽水,一进一出做无用功…

其次是美国牵动欧洲跟我国搞贸易脱钩,问题是我国一直在吸收美国的通胀(对美输出贸易),也可以说我们在帮助美国压通胀,同时解决一部分我国就业、抑制通缩,你要反过来说也行……反正这是互惠互利的局面。但如果跟我们脱钩,美国的通胀水平可能会更严重,降息就会更遥远。永远要记得美联储不会牺牲自身的信用去给美国财政兜底,美联储在独立决策方面还是胜过一些大国的。

那么即使美联储降息到0,那也只是资金成本降低,并不代表房价要上涨,只不过是个重要条件,不是根本,比如做包子必须要用到的水一样,但绝不是包子本身。

根本的问题在于居民收入的变化,将来居民收入增长率能否超过负债率,这对未来房价趋势来说更有意义。

END